辛棄疾 簡介
「宋朝」-
辛棄疾(1140─1207)初幼安,號稼軒,濟南歷城(今屬山東)人。受學于亳州劉瞻,與黨懷英為同舍生,號辛黨。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義軍烽起。棄疾聚眾二千,隸耿京為掌書記,奉表南歸。高宗于建康召見,授右承務郎,任滿。改廣德軍通判。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論》、《九議》,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復失地的建議。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淳熙元年(1174),辟江東安撫司參議官,遷倉部郎官,出為江西提點刑獄,調京西轉運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遷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五年(1178),召為大理少卿,出為湖北轉運副使,改湖南轉運副使。又改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創建飛虎軍,雄鎮一方,為江上諸軍之冠,遷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淳熙八年(1181)冬,臺臣王藺劾棄疾「用錢如泥沙,殺人如草芥」,落職,卜居上饒城北之帶湖,筑室百楹,以稼名軒,自號稼軒居士,自是投閑置散凡十年。紹熙三年(1192),起為提點福建刑獄,次年,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以諫官黃艾、謝深甫論列,丐祠歸。所居帶湖雪樓毀于火,徙鉛山期思之瓜山下,家居瓢泉長達八年。嘉泰三年(1203),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于會稽創建秋風亭。四年,改知鎮江府。開禧元年(1205),復以言者論列,奉祠歸鉛山。開禧三年,年六十八,葬鉛山南十五里陽原山中。德祐元年(1275)追謚忠敏。平生以氣節自負,功業自許,謀猷略遠,然讒擯銷沮,南歸四十馀年間,大半皆廢棄不用,故陳亮《辛稼軒畫像贊》嘆為「真鼠枉用,真虎不用」。其胸中古今,用資為詞,激昂排宕,別開生面,不可一世?!端问贰酚袀?。有《稼軒集》,又有《稼軒奏議》一卷,均佚。今人輯有《稼軒詩文鈔存》。詞有四卷本《稼軒詞》及十二卷本《稼軒長短句》兩種?!端膸炜偰刻嵋吩疲骸钙湓~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聲家為變調,而異軍特起,能于翦紅刻翠之外,屹然別立一宗,迄今不廢?!蛊湓~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并稱為「蘇辛」?!镀脐囎?middot;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負不能實現而產生的消極情緒。
-
辛棄疾介紹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漢族,南宋著名詞人、豪放派代表人物,在文學上,他與蘇軾并稱為“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代表作品有《永遇樂·京口…詳情辛棄疾生平
“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边@是刻在鉛山瓢泉瓜山山后的陽原山辛棄疾墓前郭沫若對他評價的楹聯。在中國文學史上,辛…詳情辛棄疾曲折生涯
初到南方 辛棄疾初來南方,對朝廷的怯懦和畏縮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趙構曾贊許過他的英勇行為,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現出想要恢復失地、報仇雪恥的…詳情辛棄疾生平年表
錄自鄧廣銘《辛稼軒年譜》宋高宗(趙構)紹興十年、金熙宗(完顏亶)天眷三年(1140)五月十一(合公歷5月28日)卯時,稼軒生于山東歷城之四風閘。宋紹興十七年…詳情辛棄疾主要作品
概況 辛棄疾,是開一代詞風的偉大詞人,也是一位勇冠三軍、能征善戰、熟稔軍事的民族英雄。已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而他作為南宋朝廷大臣而寫的一篇文…詳情辛棄疾主要成就
辛詞以其內容上的愛國思想,藝術上的創新精神,在文學史上產生了很大影響。與辛棄疾以詞唱和的陳亮、劉過等,或稍后的劉克莊、劉辰翁等,都與他的創作傾向相…詳情辛棄疾紀念建筑
紀念館 辛棄疾紀念館位于濟南市歷城區遙墻鎮四風閘村南,占地總面積31畝,由紀念館和辛家墳兩部分組成,總建筑面積4000多平方米。建有石坊、六角碑亭、辛棄…詳情
辛棄疾相關資料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友上傳(或整理自網絡),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詩詞吧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轉載請注明:原文鏈接 | http://www.a3collection.com/shiren/543.html
辛棄疾的詩詞
- 《最高樓(聞前岡周氏旌表有期)》
- 《定風波(施樞密席上賦)》
- 《水調歌頭(題晉臣真得歸、方是閑二堂)》
- 《祝英臺近·晚春》
- 《鷓鴣天(游鵝湖醉書家壁)》
- 《水龍吟(用些語再題瓢泉,歌以飲客,聲韻甚諧,客為之酹)》
-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 《醉花陰·黃花謾說年年好》
- 《鷓鴣天(三山道中)》
- 《生查子(簡子似)》
- 更多辛棄疾的詩詞>>>
熱門名句
- 長于春夢幾多時,散似秋云無覓處
- 一點烽傳散關信,兩行雁帶杜陵秋
-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 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 天涯失鄉路,江外老華發
- 重重蕊葉相憐,似青帔艷妝神仙侶
- 丈夫志,當景盛,恥疏閑
- 故鄉飛鳥尚啁啾,何況悲笳出塞愁。